海棠小屋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121章 重蹈覆辙

第121章 重蹈覆辙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行辕中方向却有飞骑追来,原来是圣旨到了,需要他赶紧回营接旨。

    洪承畴不敢怠慢,他立刻知会行辕中大小文武官员即刻准备到行辕接旨,而他自己则快马驰往行辕。

    等到了以后,两名小太监走上前来,原来这是一封密旨,需要洪承畴单独拆封。

    洪承畴连忙跪下领旨,行完大礼后,便让人设酒宴招待送旨的太监,而他自己则沐浴更衣后,走进了密室中,将密旨拆开。

    “朕选汝用汝,皆以雷厉风行,当今夜驰赴宁远,鼓舞将士,进解锦州之围,纵不能一举恢复辽沈,亦可纾朕北顾之忧,勿再逗留关门,辜负朕意。”

    看完这封密旨后,洪承畴这才放下心来,他最担心皇帝会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将他下狱,如今密旨中尽管勒令他迅速出关,可是语气并不严厉,说明皇帝对他还是有一定耐心。

    正巧张若麒也抵达了行辕,洪承畴却并没有按照惯例同他单独见面,反而在收好密旨后,直接召集了行辕中的全部文武大臣。

    等到众人全部汇聚一堂后,洪承畴这才环视了众人一眼,目光却最终落在了监军张若麒的脸上。

    “陛下传来旨意,命大军即刻出兵,早日解锦州之围困。诸位先去做好准备,夜间一更听号声响起,二更准时出发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众人纷纷承诺,他们当中有些人也是临时前来,虽然没有跟洪承畴共过事,可是此时见到洪承畴雷厉风行,也都有些振奋。

    张若麒也并不开口,只是神情变得更加冷峻了几分。

    等到众人散去之后,洪承畴这才来到张若麒身旁,笑道:“监军初来乍到,不如就随本督一同观澄海楼如何?”

    张若麒面带微笑,道:“大人有命,下官自当遵从。”

    这话就说得有些重了,隐隐带着刺,然而洪承畴却不当一回事,拉着他重新回答了宁海城,一同登上了澄海楼。

    此时澄海楼上自然也准备好了一桌饭菜,看上去并不算丰盛,食材也不出奇,甚至菜色都不多,仅仅只有五道菜。

    张若麒不以为意,他虽然出身不凡,可是粗茶淡饭也吃得,坐下来以后也不言语,便自顾自开始吃了起来。wap.

    不过这一吃却让张若麒有些惊讶,这些菜色外表看上去虽然普通,可是内里却别有天地,比如他面前的一道豆腐,看上去只是豆腐,可实际上带着厚重的鸡味,应该是用老母鸡炖出的汤来煨熟的,恐怕还加了一些别的工艺,吃起来无比鲜嫩。

    其余几道菜似乎也都是如此,看似简单却别有风味。

    张若麒原本还以为洪承畴会开门见山,却没想到对方也是光吃不说话,整个楼上除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外,便再无其他声音了。

    张若麒终究年轻忍耐不住,他沉声道:“看来大人应该不欢迎下官了。”

    “张监军的到来,本身就让本督觉得很幸运,何来的不欢迎呢?”

    洪承畴放下手中的筷子,他接过一旁侍女递来的手帕擦了擦嘴,脸上重新挂上了微笑。

    张若麒却摇了摇头,道:“这倒是奇事,天下哪个领兵打仗的会希望身旁有监军来掣肘呢?”

    “你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”

    洪承畴慢条斯理地解释道:“此次大战汇聚我大明所有精锐,一旦有失恐怕难以想象,陛下不放心也实属正常,设置监军已成定局。至于为何欢迎张监军,自然是因为派来张监军总比派来一个太监好。”

    张若麒听到这番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,倒不会因为后面这一句太监而恼怒。

    大明以太监监军并不出奇,自永乐朝以来便十分常见,即便是在崇祯一朝,崇祯皇帝并不喜欢太监,可是先后也有高起潜、杜勋等太监前往各军监军。

    而高起潜监军的结果也让所有人看在了眼里,正是因为此人不出兵相救,导致卢象升战死在蒿水桥畔。

    洪承畴的意思很简单,哪怕张若麒再怎么掣肘,可毕竟也是文官出身,总比那些没有卵子的死太监强。

    张若麒轻轻叹了一口气,道:“还请督帅放心,下官行事虽然多有不周,可是军国大事,下官绝不敢轻纵,若有得罪,还请督帅大人见谅。”

    洪承畴举起了手中的酒杯,脸上微微一笑,随即一饮而尽。

    张若麒同样喝了一杯酒,他便重新望向洪承畴,道:“督帅此次出关,可有方略?”

    这也是他的主要任务,即洪承畴的所有军事行动,他都必须知晓,同时在他认为不妥的时候,也会指出来甚至是强行接管军权。

    洪承畴不由得叹了一口气,道:“今日情势之复杂实属罕见,眼下我大军虽有步骑十三万,可是却分属八总兵,又是临时集结,不要说上下一心,如臂使指,只怕光是行军列阵都有不少的麻烦。”

    张若麒听着洪承畴大吐苦水,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,他认为洪承畴多有夸大之词,实则畏战怯战,但他也不好直接开口,顿时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原本洪承畴还希望能够说动张若麒,如今一看多少有些心灰意冷,只得说道:“眼下朝廷两面作战,内外交困,这些兵力已经集中了边军之精锐,若是一个不慎,不要说辽东危险,只怕关内也危险了。”

    张若麒摇头道:“督师有些多虑了,如今我大军十三万精锐步骑,又有督师临阵谨慎指挥,即便不能大胜,也断然不会有大败之忧。朝廷催促督师,也是因为关内形式太过于紧急,李自成、李晟二寇接连攻陷洛阳和襄阳,关内亦需救援,若是督师能够早一日解围锦州,则可早一日南下平寇,实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计。”

    当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的时候,洪承畴也只好苦笑一声,起身送客了。

    等到张若麒离开后,幕僚刘子政却是从屏风一侧走了出来,似乎将他们的对话已经全程听了进去。

    洪承畴面无表情,道:“刘先生,你认为这个张若麒如何?”

    “呵呵,这个问题,相信大人比在下更清楚。毕竟大人多年为官,又久历戎行,什么样的人能逃得过大人的眼睛?”

    洪承畴长长叹了一口气,道:“早年在京中就听说过此人年轻得意,禀性颇为浮躁,只是此人却是陈本兵的心腹,如今又得到了陛下的信重前来监军,随身有密奏之权。陛下禀性极为多疑,若是听此人之言,恐怕将来还有很多波折才是。”

    刘子政轻轻点了点头,道:“正是因为如此,使得在下颇为担忧,将来大人恐怕会重蹈哥舒翰的覆辙。”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