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历史小说 - 明末:重造大顺天在线阅读 - 第179章 摊丁入亩

第179章 摊丁入亩

    除了这些措施以外,李晟还针对地方私征和加派的行为进行了限制。

    实际上,大明征收的正税并不算高,但是百姓们之所以活不下去,正是地方官府无休止的加征,使得朝廷的公信力被破坏殆尽,百姓失去了对朝廷的信任,自然更加无法完成征税的人任务。

    因此,为了限制地方可能出现的加征,李晟也采用了后世的办法,即将税法的有关规定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在官衙前,并且推行纳税通知单,在每处州县官府在征税前的一个月时间内,先将列有税率、应纳钱粮及欠交钱粮数等的通知单发给百姓,从而让百姓们能够提前知晓,核对数字是否准确,并且也能避免官府进行额外的加征。

    在此之后,百姓们完成了按期纳税后,衙门在钱粮入库后,则会发放‘截票’,截票上面会盖有衙门的铃印,就印字中分为两联,官民各持其半。

    此外,为了防止里长冒名征收,李晟还专门规定纳税通知单必须由地方衙门签发,且需要提供到华督府进行盖章,届时单上会注明纳税人姓名、应纳税额等,先给首名,依次滚催,不许里长等征收,避免出现私派滥征。

    这些措施本身都是李晟在原来明朝税法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来,从而克服了赋税不均、私派滥征的问题。

    当然除了这些措施之外,李晟最上心的还是最后一个政策,那就是摊丁入亩。

    这一政策的出现,其实是因为明朝的丁、地分征的赋役制度很不适合眼下的环境,百姓们为了躲避丁役口赋,不得不去投靠大户,甚至隐匿人口,造成了明末流民黑户横行的情况,这自然是大大不利于统治。

    当然,对于这个问题,明清朝廷并不是不知晓,反而看的很清楚,像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,将部分丁银摊向地亩征派,但不彻底,且存在一定的弊端,而康熙年间则采取了永不加赋的政策,相当于固定了丁银,算是进一步打了一个补丁。

    直到雍正年间,将丁银摊入地亩,合并征收地丁银的改革这才正式拉开帷幕,而这一做法的意义则显得极为深重。

    摊丁入亩,本质上让地丁并征的二元税制转变成单一土地税制,本身是减轻了普通无地农民的负担,而让拥有广袤土地的地主们出了这一笔丁银,相对而言松弛了底层百姓的压力,并且也真正扩大了税基,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。

    其次,摊丁入亩是按照田地来进行征收,而不需要一个个来数人头,地就在这里,随时随地都能测量清楚,可是人口却存在迁徙流动性,也减少了许多的误差,同样也是扩大了税收的税基。

    因此,这一条政策对于普通百姓们而言,是极为实惠且受欢迎的,同时交纳地丁银的百姓,也无需再去服徭役,也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,此外还有一点,没有了丁银的限制后,对于商业活动也存在利好关系。

    李晟明白,一旦这个政策得到通过之后,也能进一步拉拢百姓的人心。

    直到此时,再也无人反对这一系列的政策的推行,而且所有人也下意识明白了一点,恐怕天真的要变了。

    .......

    京城。

    自从松山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,崇祯皇帝顿时感觉到心如死灰,十几万明军边军精锐,除了吴三桂的人率领了一部分余部逃了出来,其余如今已经折损了大半。

    更关键的是,牵动朝野上下的洪承畴,却在此时消失不见。

    有人认为洪承畴带着曹变蛟、王廷臣等人在守城过程在血战良久,如今已经被俘,也有人认为洪承畴力战身亡,属于大明朝一等一的忠臣。

    当然还有一些人认为,洪承畴已经投靠了清廷。

    对于崇祯而言,他自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,迅速命令陈新甲设法查清洪承畴的生死下落,想要知晓一个真相。

    当然陈新甲也不可能亲自去查,真正承担这个任务的主要有两个人,一个是宁远总兵吴三桂,负责查探洪承畴目前的下落,探明驰奏;另一个人则是山海关监军高起潜,负责查探洪承畴是否真正绝食。

    而在经过了几天的查明之后,吴三桂和高起潜的奏报也就先后来到,其中吴三桂得知的消息是洪承畴的确被俘虏,但是并没有投降清廷,反而在绝食抗争。

    至于高起潜的奏报则是,洪承畴的确有自杀的意图,只是自缢未遂,继以绝食,目前应该是已经死了。

    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,崇祯皇帝顿时感动不已,当即便决定给洪承畴为国尽忠一事予以褒奖。

    这一消息很快在京城流传开来,许多人都认为洪承畴不愧是一位为国尽节的大忠臣,甚至一些过去看洪承畴不顺眼的人,此时也送来了好话,认为洪承畴是堪比张许的大忠臣,可谓是死得其所。

    所谓的张、许,其实就是指唐代的张巡和许远,当年安禄山叛变的时候,二人则是坚守睢阳数月,最终虽然城破被执,可是依然骂贼不屈而死。

    在这样的光芒下,洪承畴的形象迅速得到了放大,而此时就连洪家的故旧门生连同洪家的家里人,此时也不等洪承畴的消息,径自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本,里面的内容很简单,那就是确认洪承畴已经为国就义。江湖烟雨秀的明末:重造大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