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历史小说 - 大明:我能复制战略物资!在线阅读 - 第145章 忧心忡忡!曹大人的大局观

第145章 忧心忡忡!曹大人的大局观

    陈洪范率领登州水师到达皮岛,是在二月十六。

    这次登州支援皮岛六千石粮食,全岛大喜。

    登州水师还没下完粮食,薛富贵就找上来,和陈洪范接洽辽民的事情。

    薛富贵在岛上快两个月了,已经和辽民中的乡老士绅成为好朋友。他靠着出众的口才,已经说动很多人去广鹿岛。

    陈洪范和卢友德接洽了,沈世魁那边没什么说法。

    下完粮食,登州水师休整一天,然后就开始上辽民。

    登州水师三十条大小船只,装载了一万人,好在辽民没什么家当,只是一些铺盖行李。

    薛富贵的定国七号,随同登州水师一同出海,前往广鹿岛。

    路上走了三天,二月二十二,登州水师到达广鹿岛。

    李建安带人来码头接船,安排辽民入住岛城。

    陈洪范被广鹿岛震惊了,无论码头,城池,还是居民区,都已经修缮好了,可以住人了!

    陈洪范笑道;贤弟,你的速度也太快了,这才半个月,完全就是修缮一新啊!

    李建安笑道;一千多人干活,足工足料,那还不快。

    陈洪范惊奇;你哪里来的木料?

    李建安笑道;我派人回靖海卫运来的,随便运来一些粮食。

    哎呀贤弟!你这速度也太快了!陈洪范赞叹;要不你升官发财呢,年轻人干事就是速度。不像我们这些老家伙,干点事还要想几天。

    其实李建安并没有派人回去,木料和粮食都是他复制的。

    李建安带领将士们,花了两天的时间,将一万辽民安置妥当。

    一万辽民有吃有喝,有房有炕,民心大定!

    薛富贵作为百户官,先负责管理工作。他的身边汇聚着一些辽民中的积极分子,算是有了草台班子

    休整了两天,李建安留下六百人照顾岛上安全,和陈洪范一起出海。

    皮岛还有两万辽民等待安顿,两营水师一块去,一趟就能运回来了。

    薛富贵本来想跟去,李建安让他留下来照顾岛上。

    李建安带上几个口才好的积极分子,一同前往。

    五天后两支舰队到达皮岛,监军卢友德亲自到码头迎接。

    一番宴请,李建安把广鹿岛的事情交代一番。

    卢友德大喜,要亲自去难民营帮忙劝说。

    次日,李建安到达难民营,才知道朝鲜难民已经都回去了。

    辽民中,也有部分人回归朝鲜。

    现在岛上只剩下辽民,不到两万人。

    李建安心想;这两万人没有去朝鲜,八成都在等我回来。

    众人到了难民营,李建安请几位积极分子现身说法。

    几位积极分子口若悬河,把广鹿岛好吃好住的情况说了。

    卢友德也帮忙劝说。

    两万辽民全部答应移居广鹿岛。

    临上船前,李建安让伙头兵做了一顿肉酱汤,辽民吃了肉酱汤,安定不少。

    这天风和日丽,两万人分批登船。

    次日扬帆起航,折返广鹿岛。

    北京,紫禁城。

    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忙活完了金册金牌和华服的事情,非常满意。

    所谓金册,就是一整块黄金方板。

    黄金方板上,雕刻文字,记录某年某月,某人因为某事被册封什么爵位。

    有了金册,和诰券对应,就是爵位的凭证。

    大明内廷有十二监,四司,八局,统称二十四衙门。它们负责皇庭的衣食住行,吃喝拉撒睡各个方面。

    司礼监统领二十四衙门,算是大内总管。

    王承恩从崇祯帝那里领来圣旨,交付两位随堂太监,让两个人分别给李建安和陈洪范传旨。

    去靖海卫的,还是唐公公。

    临行前,王承恩特意交代,不许唐公公吃拿卡要收礼品。

    唐公公笑呵呵答应了。

    唐公公的队伍从京城出发,一路南下,轻车熟路,走得很快。

    不到半个月,唐公公一行人已经到达登州城。

    杨文岳得知手下两员大将全部封伯,乐得眉飞色舞。

    不过陈洪范和李建安都不在,众人只能替他们高兴。

    唐公公在登州耽搁一日,马不停蹄赶往靖海卫。

    整个靖海卫,还在一片懵懂无知中。

    靖海卫指挥使衙门。

    曹大人正在后院书房里看邸报。

    邸报中虽然写得很含蓄,可是情况不妙还是跃然纸上。

    西北的兵乱扩散到中原和湖广,朝廷的十面网罗不知道能否奏效。

    关键的关键,还在洪承畴身上。

    曾经的十三家七十二营,很多名字都消失了,比如不沾泥,曹操,射踏天,横天王,混十万,小红狼,捅破天,老鹞子,飞山虎等等。

    百战之余,现在还能四处折腾的,有老回回、革里眼、左金王、改世王、过天星、九条龙、李闯王、黄皮虎(张献忠)等。

    营头变少了,也变得更强了!

    剩下的这些营头,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,每一营都极为难缠。

    曹大人有些忧心忡忡,如果朝鲜不保,整个大明王朝的北方,京城随时可能陷入孤立无援。

    事实上,很多深谋远虑的大家族,已经开始南迁了。

    曹大人心想,或许哪一天,大明也会迁都南方吧。

    曹大人正在胡思乱想,大女婿何振刚忽然走进来,一脸欢喜。

    曹大人看着他;什么事?

    何振刚笑道;爹!我听说朝鲜败了!

    曹大人大惊失色;你听谁说的?

    何振刚笑道;听渔民说的,他们碰到一船朝鲜渔民,说鞑子可猛了,把他们朝鲜王打得四处乱窜,吓得他们都不敢回朝鲜了。

    曹大人道;这些不确定的消息,不要到处乱说,影响民心稳定。

    何振刚笑道;爹,李建安出去快三个月了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我看他是回不来了。咱们是不是该收税了?

    曹大人一愣;收什么税?

    收鱼课啊!何振刚兴奋地笑了;我打听了,李建安的包税交到今年秋天。他回不来了,咱们正好替他收税。

    那些该死的渔民,海鲜只往李家送,一点都不给我。我已经把他们的花名册都统计了,爹你给我一百人,我将他们一网打尽!

    曹大人忍着气,笑道;来,你过来

    何振刚有些害怕,不敢上前。小火烧麦的大明:我能复制战略物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