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言情小说 - 重生之福气绵绵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33

分卷阅读33

    咽菜,可二叔家的姜锦鱼都不用费劲儿,就能嫁给比她好一百倍的人家。同样是一家子的姐妹,凭什么就她投胎到二婶肚子里?!

    人各有命,姜欢再眼红也无用,同父同母的姐妹都有嫁得好的嫁的差的,更别提她与姜锦鱼还只是堂姐妹。

    姜老太的五十大寿一过,姜仲行一家子便回了夏县。

    这一日,院里的桃花开得好,姜锦鱼绕着家里那株桃树走了一圈,想起前几日看戏时戏文的桃花茶,顿时动了心思,让石叔帮忙打了些桃花,坐在前厅里拣桃花。

    何氏在一边给女儿做衣裳,见了满桌子香喷喷的桃花,顺手在袖子绣了一圈的桃花纹,刚收了最后一针,钱妈妈进来了。

    “太太,隔壁昨儿新搬来了邻居,上门来打个招呼,请进来么?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本文将于9月29日(周日)入v,入v当天有万字大肥章掉落,感谢各位读者小仙女支持~

    以上是正经版入v公告,接下来是不正经哒~

    秃头作者,码字不易,千字三分,谢谢惠顾,好看再来噢~

    入v章前二十个评论发红包噢,我还没有看到过一章二十个评论,让我见见世面叭

    第24章 杨梅酒

    隔壁的新邻居?

    姜锦鱼抽空听了一耳朵, 隔壁那宅子大倒是挺大,可是打从他们住进来, 就没瞧见那边有人进出过, 连柚子树都越过围墙长到姜家院子里来了,夏天的时候挂了沉甸甸的果实。

    何氏早先就知道了,隔壁有人要搬进来了,此时听邻居上门拜访,放下手里的活计,点头道,“把人请进来吧,泡壶荞麦茶来。”

    “哎。”钱妈妈应下来, 转身出了正厅, 走到门口。

    就见姜家门口站着个少年,看上去不过十五六的样子, 如墨染的发散落在雪白的衣衫上, 腰间绣了金丝的革带束着, 眉若远山,眼若清溪,面容端雅秀丽,但他身量极高, 眉骨之下一双漆黑眼眸,犹如染了寒霜一般,清冷淡漠,寻常人看了觉得莫名心惊, 仿佛并不容易亲近。

    钱妈妈也不敢靠近,站的远远的,态度却很恭敬,“公子,我家太太有请。”

    顾衍微微颔首,并没作声,一路往里走。

    待瞧见庭院里,自家院子那株长得过于繁盛的柚子树,嘴角噙了一丝笑意,想到昨日嬷嬷站在院里盯着柚子树瞧,念叨着这树长得好,夏天怕是能结不少果。

    小姑娘从小就嘴馋,怕是没让这柚子白白烂了去。

    钱妈妈侧目打量,见他嘴角噙笑,心里暗暗道:这小公子生的真好,媒婆怕是又要往他们青石巷子里钻了。

    “到了,您请进。”

    钱妈妈把人送到门口,就赶忙去泡荞麦茶了。

    顾衍进门,“姜太太。”

    何氏上回见顾衍,还是三四年前了,少年人正是长身子的时候,便是半月不见都要大变样,故而第一眼,何氏并未认出来,还是顾衍自报家门了,何氏这才记起来。

    她高兴的道,“许久未见,你都这么大了。只听说隔壁来邻居,没曾想这么瞧,竟是故人。”

    说罢,又高兴地留顾衍在家里吃饭。

    顾衍只含着笑听着何氏说话,时不时点着头,何氏看了觉得印象很好,懂礼知事,进退有度,翩翩少年郎一般。

    等知道顾衍已经在儒山书院入学了,更觉得巧,道,“这可真是巧,宣哥儿也在儒山书院念书。往后你们还可一齐上下课。”

    顾衍微微笑着,“确实很有缘分。我初来乍到,倒是要拜托宣弟照顾了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照顾不照顾的,这么客气做什么。”何氏忙叫顾衍别客气,又问他家里还有谁,自己明日好备了礼上门拜访,有来有往,这才是有礼数的人家的做派。

    顾家祖籍在夏县,可实际上却久居在盛京,盖因顾衍父亲在盛京任一五品小官。

    这回顾衍会来夏县,也算是家里的丑闻一桩,家中继母早已看他不喜已久,偏生他占着原配嫡子的身份,家中又有老太太相护,继母动他不得。

    眼看着他到了参加科举的年纪,盛京乃天子脚下,出头的机会太多了,继母生怕他出了头,往后分了顾家家产,继母便想方设法吹枕头风,哄得父亲送他回祖籍念书。

    祖母本来要找继母理论,顾衍却是拦住了老太太,只道,“她不喜我已久,便是这回不成,还有下回。倒不如让我去了夏县,山高皇帝远,她便是想伸手也伸不了,孙儿也能好生念书。”

    老太太同意,顾衍这才来了夏县,但是宅子是老太太让人来准备的,倒是不曾想到,竟然与姜家成了邻居。

    家中出了这等事,本该是难以启齿的,但顾衍态度却很大方,后宅继母算计原配嫡子的事情,由他口中说出,仿佛是什么寻常之事一般。

    只是他的态度越寻常,听的人就越替他生气,对那没见过面的继母,也顿时没了好感。

    何氏宽慰他,“我以往听过一句话,莫欺少年穷。你还年少,往后的路还长着,好生念书。”

    顾衍没在姜家久坐,留下礼品,打了招呼后便回了隔壁。

    何氏有心留他吃饭,可想着都成了邻居了,也不差这么一时半会的,倒是没有强留,把人送了出去。

    多了一个新邻居,姜家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变化。

    姜锦鱼开始跟着何氏学管账了,何氏在这一方面管她管得很严,说要教她刺绣,便只有节日才会稍稍放松,其余时候都亲自带着她做刺绣。姜锦鱼现在学的针法不算太多,但她配色作的特别好,几种基础的针法也都学的很扎实,何氏看了满意了,才开始教她管账。

    管账对姜锦鱼而言,并不太难,倒是她的小姐妹们,个个都抓耳挠腮的。

    小姐妹们在一块小聚的时候,几个小姑娘都皱着眉头抱怨,“算盘实在太难使了,我每回算到最后,算出来都差了好些。”

    另一个林家姑娘,家里是在县里开书坊的,夏县几家大的书坊都是她家的。林姑娘年纪不小,但挺清高,语气中带着高傲和不屑,头高高地抬着,“算账还是让账房来,我们都是姑娘家,成日与那阿堵物打交道,沾了浑身的铜臭味,远远就能闻着那味儿。”

    与他们一块玩儿的,要不附近住的人家,要不便是家里长辈间有来往的,好些都是家里开铺子的。商户女不少,这话可是得罪了不少人。

    一听这话,大家都面面相觑,还是那家里开了脂粉铺子的方琳掩嘴一笑,很不给面子道,“林姐姐说的好有道理,可是,要我说啊,真要这么嫌弃银子,那林家书坊就不该收银子,笔墨纸砚送予那些穷书生,不是更好。”

    林嘉素来和方琳不和,见她这样不给自己面子,咬咬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