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历史小说 - 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在线阅读 - 第二百六十二章 标准化的肇始

第二百六十二章 标准化的肇始

    庙堂上所生是非,崇祯皇帝不想过多分神去管,权谋算计也好,党争不休也罢,并非他三言两语,就能扼杀掉的。

    从万历朝的国本之争,就愈演愈烈的党争,已然渗透进大明的每一寸地域。

    人心,终究是这世间最难看透,最难猜透的。

    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,就代表着嘴上要讲什么话,皇权和臣权之争,处处都会彰显,处处都会爆发。

    时下崇祯皇帝所关心的,是辽东战局的推进,刘兴祚率领东江军参战,在辽南积极开辟第二战场,也宣示辽东战局迈向新的阶段。

    涉及前线战场的军事指导,远在千里外的崇祯皇帝,能做的可以说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毕竟前线战局的变化很快,不清楚这些变化,就贸然给奋战前线的将校,下达所谓军令进行约束,那只会适得其反。.

    微操指挥这等事情,崇祯皇帝绝不会去做。

    西山。

    “诸卿,当前辽东局势动荡,对各类火器、火药制品、军械等需求量,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加。”

    在众人的簇拥下,崇祯皇帝神情严肃,边走边说道:“武备院所辖军工产业,必须在确保产量的前提下,保障每件出产的质量才行。

    这是红线,绝不能有任何纰漏。

    朕知道你们的压力很大,但奋战在前线的将士,那都冒着被杀的威胁,所以要帮助他们武装起来。”

    焦勖、宋应星、毕懋康、王徵这批武备院的英杰,一个个都神情严肃,辽东那边经历怎样的战况,他们这些人都是清楚的。

    自从辽东开始出现战况后,军机处所汇总的相应案牍,崇祯皇帝都会谴派王承恩、方正化等心腹太监,向焦勖、宋应星等武备院高层简述,以此敦促他们多多生产。

    当前围绕西山一带,筹建起诸多规模化工厂,尤其军工产业发展最为迅猛,毕竟所需的火器、火炮、军械、甲胄等需求太高了。

    奋战在山陕和辽东的诸军,拱卫在京畿的诸军,单单是崇祯皇帝所实控的军队,都是极为庞大的存在。

    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,就是需求!

    来到一处生产车间,宋应星走上前,正色道:“陛下,这就是前段时间,我武备院集中力量,尊奉陛下所明旨意,进行研制的几款木制车床。

    参照不同生产的所需,生产出的这些木制车床,会被分配到不同产业线,参与到实际生产中。

    只要再给武备院一些时间,臣等皆能向陛下保证,所辖军工产业的各项产量,都能得到大幅提升。”

    宋应星的话在耳畔回荡,崇祯皇帝锐利的目光,盯着眼前那一台台尚未完成组装的木制车床上,不少匠户神情紧张的站在一旁。

    眼前摆放着的这些木制车床,看上去是那般笨重和简陋,倘若放在后世的话,甚至连残次品都称不上,只能称之为破烂。

    只是对当前的大明来讲,却代表着朝向标准化生产,迈出最关键的一步。

    不管是做任何事情,往往都是头三脚难踢,毕竟大明先前并没有这些,一切都是宋应星他们摸索着来的。

    宋应星、焦勖、毕懋康这些人,见自家天子沉默不言的站着,一个个内心深处难免紧张起来。

    为研制这些木制车床,武备院可没少耗费银子。

    每个构件都是反复推敲和试验的,包括各项尺寸的明确,不同规格的刀具,不同刀具的分类,不同规格的砂盘等等,这一项项试验下来,银子就像是流水一般。

    “朕不仅给你们时间,还会再给你们银子。”

    在众人紧张之时,崇祯皇帝转过身来,开口道:“武备院所涉足的诸多领域,朕只是粗懂一个皮毛,关键还是在于你们。

    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    具体如何钻研,朕不清楚。

    但朕希望武备院上下,能够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耐下心的好好从事这些所涉足到的领域。

    大明今后能否改变,能否中兴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就看你们武备院这边,能钻研出多少新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谨遵上谕!”

    宋应星、焦勖、毕懋康他们纷纷作揖应道。

    涉足科技领域的探索和发展,根本没有任何捷径可以借鉴,唯有持续不断的钻研,持续不断的砸银子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能做的事情,就是将所知的那点皮毛,讲给宋应星、焦勖这些大明英杰,让他们聚在一起,心无旁骛的从事各种研究。

    和西洋传教士相互探讨,尽可能多的碰撞出火花了。

    此外崇祯皇帝就是不断地掏银子,避免武备院缺少银子的支持,而被迫陷入到停滞不前的状态。

    武备院所钻研的领域既然做了,就不能半途而废掉,不然崇祯皇帝就亏大了,前期投入的银子全打水漂了。

    “关于膛线机的研制,进展的怎样了?”

    从车间里出来,崇祯皇帝看向毕懋康,询问道:“据勇卫营、神机营等处所传军报,配发的那些燧发火铳,在战场上起到的成效不错。

    不过在朕看来,燧发火铳只是一个开始,朕所讲的线膛燧发枪,会给火器带来全新的突破和改变,包括弹药的改变。”

    “臣……”

    毕懋康眉宇间流露出些许低落,拱手请罪道:“臣还没能钻研出来,刻画膛线一事,难度太大,需要攻克的难关太多。

    即便是手工进行刻画,残次品依旧是居高不下,臣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啦,饭要一口一口的吃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见状,笑着宽慰道:“卿家所做的事情,其中难度有多大,朕心里是清楚的,没事,慢慢来,朕有信心,卿家一定能做好的。”

    现阶段西山所取得的成效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就是靠崇祯皇帝堆银子,给堆出来的,一旦说失去了银子供应,那很多涉足的领域,必将会陷入到停滞不前的境遇。

    但是那又能怎样呢?

    想叫大明实现改变,不走这条路,根本就无路可走,就算银子出现问题,崇祯皇帝也会想尽办法去解决,而不是砍掉武备院所涉足的领域。

    (本章完)仗剑至天涯的崇祯:朕就是盛世之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