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历史小说 - 三国之经天纬地在线阅读 - 第九十五章:普惠于民

第九十五章:普惠于民

    电报这种事物,现代年轻人可能对它很陌生,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和应用,以及网络的普及和卫星的覆盖,信息传递,已是一件非常容易之事,即使远隔千山万水,亦是秒传秒至!

    可实际上呢,电报被淘汰才没多久,也就三十年左右,换言之,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,它仍是重要的通讯手段之一!

    在无线通话技术尚未普及的那个年代,最方便的通讯手段,就是有线电话!

    然而,那时候有线电话的安装率也不高,打长途更是价格昂贵,异地之间,若有紧急联系的需要时,电报是最快捷,也最便宜的一种手段之一!

    人类最早发明的电报,是有线电报,那滴滴答答的信号,是通过千里迢迢架设起来的电线传递的!

    当年义和团运动,曾掀起一场盲目排外的风潮,喊出“挑铁道,拔电杆”的口号,认为所有从洋人那里学来的东西都该废止,一度破坏了不少电报电线,致使在洋务运动当中,好不容易修建起来的通讯体系一度瘫痪,清政府不得已,还恢复了停用已久的六百里加急!

    后来,无线电报问世了,也就是我们经常在谍战剧里看到的那种电报机,利用大气层的电波折射原理,便可以实现全域通讯,再也不用架设那么多电线杆子了,不仅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,也能更加方便快捷!

    刘纬由卑弥呼那里带回来的电报机,正是这种无线发报机,这也就意味着,他又走了超车道,一步到位了!在如此落后的古代,想要全域覆盖有线电报,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显然无线发报机才更适合这个时代!

    制出了无线电报机,意义非同小可,尤其是在军事上!还记得因为消息传递不畅,导致李严和甘宁痛失襄阳的战例吗?还记得当年刘纬率军突入中原,却因为消息传递缓慢,导致没有及时收到参谋本部的战情分析,而错过了一个历史良机的案例吗?这样的不幸,今后再也不会发生了!

    由于刘纬早就把发电机和蓄电池技术研究出来了,今后汉军部队无论走到哪里,他和参谋本部都可以通过电报与统兵将帅及时联系,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其意义,将不亚于制造出枪炮!

    可想而知,刘纬拥有如此便捷的通讯手段,司马懿却没有,汉军能够同时在全域向晋军发动进攻,司马懿坐在邺城,毫无察觉,等收到消息,已经是几天之后,或许边境已被突破,再调兵布防都来不及了,必将陷入全面被动!

    反过来说,如果晋军有什么风吹草动,刘纬亦能及时收到消息,马上应变,调兵布防,只要他行动够快,司马懿的图谋就有可能实现不了,被扼杀于萌芽之中!

    等到将来,元器件加工技术进步了,体型变得越来越小时,潜伏于晋国各地的眼线暗探,都可以人手一台电报机,尤其是像李丰这样的高级卧底,更能及时向刘纬通报消息,那司马懿的一颦一笑,一举一动,都将被刘纬所掌握,甚至他吃的什么饭,睡的什么女人,都能了如指掌!

    你说,电报机的意义大不大?如此重要的技术,可得好好保密,绝不能被司马懿窃夺,是不是?

    然而,在这个问题上,刘纬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,非要把这项技术推广于民,令汉国百姓们也享受到新发明所带来的方便与红利!

    说到这里,扯点题外话!您知道微波炉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?在人们的印象中,怎么着也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吧,普及到千家万户,就更晚了!可实际上,微波炉居然是1947年就问世了,发明者是美国人彭赛!

    既然微波炉发明那么早,为什么还会产生这样的误区?原因就是历史上的许多发明,都是“先军用,后民用”的原则,也就是说,先进技术可着官方和军方先用,等他们应用了许多年以后,才能逐渐推广到民间!

    你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,科技含量已经很高了吧?事实上,军方早在二十年前,可能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,普通百姓总是最后享受到福利的人群!

    当然,这里面除了人为的因素外,也涉及到一个成本问题!许多先进的玩意刚刚问世的时候,因为技术还不太成熟,制造成本很高,价格昂贵,普通人也接受不了!

    就比如最早的手机,就是俗称的“大哥大”,售价动辄几万块,入网服务费也很贵,在那个万元户都不常见的时代,普通人别说买不起了,就是白给你一个,你也用不起!

    可我们的主人公刘纬呢,偏偏反其道而行之!电报机这种新鲜事物,才刚刚问世,他就想着要普惠于民了,并不打算垄断技术,唯己所用!

    刘纬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,他来到这个时代,发明创造了太多的东西,每一样专利,都能给他带来无尽的财富,可刘纬心里装着天下百姓,大多无偿公开了专利,推广于民,这才使这个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取得了飞速的发展!

    尤其是经历了上一次,国会质疑技术研究工作占据大量经费的那场风波以后,刘纬又出台了《术权法》,把知识产权,作为一种受保护的财富和投资,这无线电收发报机,可不是刘纬个人出资研究的,里面还有别人的投资和股份,他想垄断,只用于官方和军方,那就违法了!

    官方和军方采购,注定使用面很窄,一年才几个钱啊?唯有推广使用,普惠于民,这些投资人才有利益可图,否则,当初何苦投入大量金钱去研究这个看起来并不靠谱的“顺风耳”?

    如今,终于有了成果,投资人也该得到应有的回报,如此一来,才能进入一个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,这才是刘纬的初衷!

    然而,电报机一旦普及民用,技术保密可就不容易了,总会有顾及不到的漏洞,可能被司马懿钻了空子,难道刘纬就一点不担心吗?作者高祥轩的三国之经天纬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