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言情小说 - 丁薇记事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693

分卷阅读693

    一毛钱,那也真是他本事了。

    嗯,闲来无事,不如看看诺贝尔文学奖是怎么评判的吧。

    评论区里都是人才,陈思雨每天在里头扑腾着,不知道有多快乐。

    未来电商企业家的美好生活,就是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时间已经快过去接近一年,吕丽在天涯海角的帖子由于长时间没更新,已经没有之前那样的热度了。

    这里每天充斥着极品的气息,单单重男轻女这个话题,都有无数个人发帖。

    似真似假,根本分辨不清楚。

    吕丽一开始只是在这里发表自己臆想中的悲惨生活,但时隔一年再回来看,在一整年的写作过程中,不断重复塑造类似的角色,她甚至已经忘了,自己发的这帖子究竟是不是真实的。

    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实。

    她如今看着这帖子,忍不住又心痛起自己的遭遇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一年来,她靠着从各个帖子里汲取灵感,不停的在写作,已经有很久都没有空来这里发表心情了。

    但打开评论区,再打开后台,却意外发现有一个ID为“文松”的人,一直都在给她鼓励,询问她的安好。

    看看信息,哪怕自己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回复,他仍旧时不时发来信息。

    并不一味执着于追问她的下落和安好,有时候也会轻描淡写的说两句日常发生的新鲜事,或者倾诉一下心情。

    仿佛只是找到了一个精神伙伴,且展现出了对方温柔君子,愿意交心,但并不一定要得到她回应的强烈高尚道德感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周文康这个无心插柳,恰恰是她人生当中沟通技巧的最巅峰了。

    这世界上,男人女人,没有人能对这种云淡风轻一般的网友产生厌恶吧?

    吕丽都忍不住感到了震撼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对方的最后几条信息,分别发布于最近两个月里。

    【自习的时候,枝头有一只麻雀一直叽叽喳喳,分外可爱。】

    【今天降温了,不知道你那里天气如何?】

    【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,不值得分享与你。】

    最后一条是:

    【马上又是一年将过,你还好吗?】

    最后一句温馨的关怀,彻底戳破了吕丽的心防。

    她不好。

    很不好。

    十二月中旬了,这半个月以来,自己在织梦文学网连载的那本,没能有哪一天再冲进榜单前十。

    从榜一坠落的如此容易,以至于之前独占鳌头的日子仿佛都是一场梦。

    若非后台信息里还有着自己奖金的数据,吕丽真的想不明白——为什么呢?

    只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罢了!

    是,她后来去查了,也在图书馆里借来看了两页,确实跟她想象的类似于自传一样的故事有所不同。

    但写文,谁还能不出bug呢?

    这种小问题干嘛要斤斤计较?

    就算这个情节写的不好,可她后续更新那么多,写的那么优秀,为什么大家还不肯多看一眼呢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她不明白。

    当她穷尽全力压榨自己,每天拼命写出想要的字数时,她的文章质量已然下降。

    没有深厚的功底,没有聪慧的头脑,甚至也没有足够多的见识和经验。

    写出来的东西,如果不细细推敲仔细整理,那就只是一盘散沙。

    仿佛肯德基店里的一盘薯条。

    吃过了,也就没了。

    甚至都还不够健康。

    她的前期冲突紧密,勉强算得上是逻辑圆满,环环相扣,再加上更新量不低,打脸的情节也还不错,在如今女频里也算是一种独特的风格了。

    不少人工作繁忙或压力巨大的时候,就喜欢看看这种书,舒缓一下心情。

    没什么高级低级可说,只是个人爱好和心情不同罢了。

    这也是前期数据起来的这么快的原因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但当她开始持续疯狂更新时,文章里堆砌的字数就越来越多,某些被安排的角色也显得更加刻意。

    为了增加字数而故意安排的一些不断重复的情节,早就已经让读者不堪忍受了。

    不同的角色,以同样的极品方式出场,再接受同样的打脸遭遇——

    读者们看着这本书,简直就像是误入了时间怪圈,一天一天的循环,这个情结就是过不去。

    这样能看得舒服吗?

    倘若吕丽每天花些心思关注一下自己的评论区,就会发现,有那么多位读者都在建议她放慢脚步,重新把握一下节奏。

    他们有的说的并不那么专业,只是简单说一句:

    【感觉最近更新的没什么意思,翻来覆去都是那些套路,作者不如静下心来慢慢构思。】

    当类似的评论和发言一天突破十几条时,吕丽就应该惊醒。

    但是她没有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榜一的位置,和每个月的三万块钱,冲破她的所有理智。

    作为一名网络作者,她甚至高高在上了起来。

    ——那些读者懂什么?

    有时候她写不出来,故意往里面填字数,她们都还乐滋滋地看,追着喊着不够不够……

    读者们的好心吹捧,成了她的膨胀剂。

    而导致数据崩塌的那个情节,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    一本书,看到中途仿佛鸡肋,有些情节觉得膈应,心里难受。

    这时候就有放弃的冲动了。

    可都看了那么久了,这位作者每天更新两万字,能打发好长一段时间呢。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看看又怎样呢?

    很多读者都是抱着这种心态,一天一天的坚持下去的。

    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。

    但是,当崩塌的情节开始展现,瞬间仿佛当头一棒,让他们从这种习惯中醒过来。

    那些一直无所谓坚持着的读者,仿佛一瞬间找到了弃文的契机。

    数据崩塌,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吕丽直到现在,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,问题究竟出在哪儿。

    倘若要怪的话,也只能怪编辑说话太委婉了吧。

    编辑才是能够准确看到问题核心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,写本身就是讲述一个故事,每个讲故事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,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出言指导。

    但是,这种情况不一样啊!

    尤其作为榜一,吕丽受到的关注并不少,责任编辑和主编都对此进行了讨论。

    【你有没有考虑过放缓更新节奏,重新捋一捋最近更新的剧情?】

    这是最初给出的意见。

    吕丽却不能接受。

    如今数据都烂成这个样子,还让她放缓更新,那岂不是每天连这点钱都赚不到了?

    不行。

    靠着字数,她迟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