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言情小说 - 将军总被欺负哭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57

分卷阅读57

    。

    大殿之上一时争论不休。

    总领兵马的太尉吴缅对着王座上一言不发的程千叶行礼道:“主公,便是要出兵增援汴州,如今我晋内除却戍卫边防的必要军士,仓促之间并无可调拨之兵马啊?”

    大殿之上一时安静下来,众多目光都看着程千叶。

    贺兰晏之带头说道:“我贺兰家封地之上,可调拨属兵八千,以供主公驱使。”

    其余诸臣,却都闭口不言。

    程千叶在扶手上点了点手指,沉默了片刻,开口直接宣布自己的决定。

    “吾意已决,遣五万奴隶,充作甲士,协同贺兰家之愤勇八千,同赴汴州。”

    “另,至今日起,举告全国,凡有战事,均施新政军功受爵制。”

    “革治栗内使韩虔据之职,由张馥接任,总管军需粮草之事。”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我最近看了一篇好文,BY叶涩,这位大大的口味和我很一致,我每天都追这篇文。哈哈,巧得是她居然也看了我的文,今天还推荐了我一把。喜欢的小可爱可以去看一看。真的很好看。

    另外解释一下军功制的问题。

    1、参考了秦国的商鞅变法,冷兵器时代的首级没大家想得那么容易得。商君他的变法真的是一甲就封爵。我为了大家习惯,已经放大到十首封爵。

    2、这个爵位和大家想得也不一样,没那么高大上,低等的四个爵位还是普通人,也就奖励些金银,地位上免部分赋税。四级以上也只相当于县衙的属官(县尉,县丞这些)而已。

    3、既然历史上有这个事件,咱们就当它是合理的,不争论了。

    4、变法者从商鞅吴起到王安石都没好下场是没错,但他们是臣子,开国皇帝变革的本人都没事。

    5、程千叶有注意慢慢来,没有直接动贵族的利益,温水煮青蛙

    第42章

    绛城的垢予街,是这个国都内生活在最底层人群时常汇聚的市井。

    这里人声嘈杂,到处拥挤着穿着褐色短衣,绔裤,踏着草鞋的平民。

    以及衣衫褴褛,满身污渍的低贱奴隶。

    一队鲜衣亮甲,佩虎头鞶囊、系绶、持长剑的士师,分开人群。

    簇拥着一位眉目俊朗,绛衣博袍,戴着獬冠的年轻男子,登上了市集中心的宣台。

    “王。”

    “是王。”

    “主公,这位便是主公。”

    人群骚动了起来,虽然生活在王城,但大部分底层的平民,都没有见过这位年轻的君主。

    甲士们用长戟分开人群,维护着秩序。

    程千叶在一把交椅上坐下,待人群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一位郎官立于台上,指着台前的一个铜鼎,朗声宣布:“奉主君之命,能举此鼎之士,赏十金。”

    这个时候,一石米约80钱左右,金一两接近600钱,十金就是大致75石的小米。这可基本是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粮。

    这个铜鼎放置在此地已久,每逢祭拜之时,焚香之用,并不算太重。

    天底下真的有这么便宜之事吗?

    人们简直不敢相信,人群中嗡嗡响起议论之声。不少人偷偷抬头看着高台上的程千叶,一时间无人上前尝试。

    程千叶开口:“能举之士,赐五十金。”

    五十金的诱惑实在太大,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抑制住对面君王的畏惧之心,分开人群,来到台前,伏地叩首:“小人愿意一试。”

    只见他来到鼎前,两脚岔立,双手攀住鼎腹,喝了一声。

    果然,摇摇晃晃地将鼎举起,他在台前绕了三圈,又砰的一声,将鼎放回原地。

    人群中一片寂静,所有的人同那位壮汉一般,抬头看着高台上的君主。

    只见程千叶一手微抬,展博袖,道一声:“赏。”

    便有侍从托出一个漆盘,上堆着明晃晃的五十两金。交到了那位壮汉手中。

    那男子涨红了面孔,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好运。他伏地连连叩首,激动地几乎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人群有如水入油锅,哄的一声喧闹起来,有人兴奋,有人懊恼,有人嫉妒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那位宣读的郎官清了清嗓子,示意大家安静,再度指着广场上的数根粗壮的旗杆道:“先攀上杆顶者,赏十金。”

    此次话音刚落,人群中便涌出十来名身手矫健之人跃跃欲试。

    最终一名擅长此道的男子,兴高采烈的领了赏赐。

    回到人群,他的几名兄弟迅速围了来,和他勾肩搭背挤在一起,摸着他手中的赏金,齐声道贺起来。

    随后,那位郎官在人们期待的眼神中,捧出一卷黄娟,迎风展开,贴在告示板上,大声宣读起来。

    “军功受爵制!”

    随着郎官的颂读和解释,人群中渐渐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。

    “军功授爵?”

    “砍下敌人的首级,便可以赏赐田地?”

    “一级的公士。能得一倾田。”

    “二级以上能减免不少赋税呢。”

    “二十级爵位啊。”

    “奴隶立了功,也有资格成为正规甲士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真的吗?”

    “主公亲自来颂布的政令,有可能假吗?”

    城郊,

    一座简陋的民房内,年轻的妇人一边拍着背上的孩子,一边围着锅台忙碌。

    透着窟窿的土墙,传来一声声咳嗽。

    “二妞,把灶上的药给你阿奶端去。”妇人喊道。

    “娘亲,我来啦。”二妞是一个六七岁的女娃,她牵着一个蹒跚学步的男孩走过来,小心的端起锅台上缺了一个角的碗,向屋内走去。

    门帘掀起,一名肤色黝黑,身材壮实的男子,背着一捆柴,跨进屋来。

    他看着锅中稀稀拉拉飘着野菜的糙米粥,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“阿元,你回来了。”那位妇人,在围裙上擦了擦双手,接过男子背上的柴,略有些不好意思的道,“阿娘还病着,日日都要喝药,只好在口粮上省一些。”

    他的男人阿元沉默了片刻,开口道:“阿娟,主公近日征兵去汴州,我……想去从军。”

    名叫阿娟的女子吃了一惊,抬起头诧异的看向自己的夫君。

    阿元道:“我今日去城中,听说开始实施新政了。”

    “新政?那个什么受爵制吗?今日里正也挨家挨户的宣读了呢。”

    阿元点点头:“上战场虽然危险,但我有得是力气,若是拼一把,砍得十个人头回来,咱家便可以得到一倾田,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倾田!”

    他拽了一下拳头:“我们家这么多口人,种井田永远只能分到百步之地,每年还要先种公田,服徭役,不论我们两再怎么拼命,也只够勉强糊口而已。”

    阿娟犹豫了:“可是,上战场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