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棠小屋 - 言情小说 -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(清穿)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80

分卷阅读80

    胤祯真想把九哥的脑袋打开瞧瞧,那里面装的是浆糊还是玉米粥,说精明的时候是真精明,说糊涂的时候那也真是糊涂的不得了。

    “我来找九哥固然是为了差事,但我以为九哥自己能想通的,你跟十哥都已经为皇阿玛抄了三四年的佛经了,不就是为了保佑皇阿玛长命百岁,同时也想博得皇阿玛的好感吗,如今机会来了,国库缺银子,皇阿玛想让大伙把银子都还上,九哥若是有心,其实根本就不用等到我来上门,皇阿玛下旨的当天,就应该主动去户部衙门把银子还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样才能显得出九哥来,这比抄好几年的佛经都管用,我若是九哥,不光是要去户部还银子,还会敲锣打鼓的把银子给还了,要让皇阿玛知道,让所有人都知道,九哥是向着皇阿玛的,还这银子不是为了兄弟之情,也不是为了家国大义,而是为了与皇阿玛的父子之情。”

    胤祯可是没有胡说,他站在九哥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想,肯定办得出来敲锣打鼓还银子这事儿。

    银子都堆府里头有什么用,又不是不够花的,倒不如花钱买个安心,花钱表明向皇阿玛表明真心,日后不管是经商,还是做别的,皇阿玛又不是心里没数,自然会给些优待。

    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不会吃亏的,九哥怎么就算不明白呢。

    九爷几乎被十四弟的逻辑给整懵了,银子他舍不得,可大是大非他是能想明白的。

    要说他现在最缺什么,那当然是缺爵位了,十四都已经是贝勒了,他这个当哥哥的还是个光头阿哥,自己都觉得丢人。

    爵位当然是由皇上来决定的,只要老爷子没死,太子和直郡王那都是说了不算的。

    所以讨好老爷子是很有必要的,日日抄写佛经很大一方面不也是为了讨好老爷子。

    跟坚持每天都抄写佛经比起来,往外拿上八万两银子好像也还能接受,后者明显要比前者简单得多。

    “那我就算是给十四弟一个面子,这银子还也就还了,就当是孝敬皇阿玛了,不过一路敲锣打鼓的去是不是太张扬了点,有没有能让大伙都知道,但不会显得太夸张的做法?”

    敲锣打鼓,亏十四弟想得出来,除了婚丧之外,也就耍猴戏的才会敲锣打鼓了,他又不是去唱戏。

    “那好说,九哥到时候别还银票,轻飘飘的旁人也见不着,换成白银,让人抬着箱子去,要是嫌不够显数量的话,那就把一部分兑成铜板,照样显眼,平民百姓或许不会关注,但满朝的文武大臣如今都盯着户部呢,你只要把箱子搬到户部衙门,该知道的基本上就全都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欠债人的心理,如今他多少也能摸到几分了,不就是想着法不责众,抻着不想还,最好是所有人都别换,大家一个阵营,皇阿玛总不可能把儿子和满朝文武大臣都罚个遍。

    要知道老爷子可是要面子的主,哪家的债主会等到自己快被借成穷光蛋了,才想着讨债的。

    若是换做胤祯,早多少年就把这些欠银给讨回来了,也不会安排自己的儿子去讨债,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人,什么样的债要不回来,实在不行那就抄家,反正抄出来的都是自己的银子。

    至于史书上怎么写,后世之人怎么评论,他可不像老爷子那么在意,现世之人怎么说,他尚且都不在意呢。

    第46章 一更

    老爷子爱惜名声, 但他的儿子们却并非都是爱惜名声的主儿。

    比如胤祯, 比如十爷。

    九爷还是有几分爱面子的,虽然把银票兑换成了白银,让下人抬着箱子去户部还银, 但到底是没听十四弟的主意, 把白银兑换成铜板再抬着过去。

    十爷可没那么阔绰, 上哪儿一下子掏出八万两白银去, 若是没有改建府邸的时候, 或许福晋还能支援上一大半,但如今福晋兜里也不剩多少了。

    这世上跟他最是亲近的,只有两人,一人是福晋, 另一人就是九哥了, 甚至后者比前者都要来的亲近。

    八万两白银九哥给他出了六万两,这可真够意思的了, 他若是求到皇阿玛跟前去, 皇阿玛都未必有九哥这般大方,这还是九哥主动给他送来的。

    九哥没有全盘接受十四弟的建议,他接受啊,不就是把声势弄浩大些吗,面子值几个钱, 当然不如里子来的重要。

    十爷让人跑了好几家钱庄, 才把所有的白银都兑换成了铜板, 装了几百箱子, 两个人抬一箱子,光是送钱的队伍就足够长了,更别提前边还有开道的了。

    十爷自个儿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,后边紧跟着的是六个阿哥府的侍卫,再后边是十几个敲锣打鼓的人,他专门让人请过来的,最后才是抬钱的人。

    九爷在看见这阵势的时候,特别庆幸十弟为了准备这些东西耽误了不少时间,以至于他们兄弟俩还银子的时间刚好岔开,不会让旁人误会,这阵势里头也有他的一份。

    颜面算是保住了一半吧。

    作为出主意的人,胤祯都没想到十哥居然能全盘接受,不过这对他们来说倒是好事儿,前边儿都已经树立好榜样了,后边的人就该掂量掂量,是不是应该顺势而为。

    胤祯忙着的时候,四贝勒和十三爷也没闲着,已经让人把明细送到各个兄弟们那里去了,太子爷和直郡王那里他们俩还亲自跑了一趟。

    只是这两位都不是好说话的主儿,谁都没说不还,可谁也没说还,刚开始还愿意说上几句话,后来干脆把他们哥俩撂那了,人家该干嘛干嘛去。

    这应当是最难啃的两块骨头了,可这两个人若是攻不下,其他的人怕是也很难还款,甚至会有恃无恐。

    “那就照原计划行事,‘礼’不行,那就只能上门去了。”

    四贝勒没有要手软的意思,他在户部任职,最知道国库已经空缺成什么样子了,但凡这些人还有点忠君爱国的思想,早就该把欠下来的银子还了。

    既然是要办正事儿,那就得穿着官服,带着户部的官员,正儿八经的去讨债,而不是在讲什么兄弟之情、套什么近乎。

    这一招就看是谁更要面子了,毕竟民间讨债,若是碰到不还的,在欠债人家里头打砸抢都是常见的事儿,有的甚至把人家儿女拉出来卖。

    可他们催债就不能用这些手段了,官员办事还是要有官员办事的原则,不能像地